
四月,正值春色撩人的季节。 4月18日下午,由北京市教委主办的“融合教育发展回顾与推进策略研讨”系列活动之融合教育背景下教师专业能力培养——北京市朝阳区新源西里小学融合教育调研会在学校多功能教室隆重举行。
北京市教委主管领导、北京市特教中心领导和北京市各区县教委主管领导以及一线特教和融合教育学校的校长参加了此次调研会,朝阳区教委副主任王彪全程参加会议。
(Integration)的概念起源于1994年,指的是让特殊儿童进入普通班和普通儿童在相同的环境中,接受特殊教育服务,并和普通儿童共同学习的一种教育方式。新源西里小学作为一所全日制普通小学,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开始的普特融合教育的探索研究。学校融合内涵从接纳到支持,从特殊需要到需要,从特殊儿童、特殊需要儿童到儿童,从特殊教育、普通教育到教育,从满足需求到提升生活品质,从儿童、家长到进入学校的每一个人进一步积淀,正朝着个性化支持教育的方向发展。学校目前已经形成了权利、博爱、共进、规范、可持续的融合教育文化价值核心,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普教班、特教班、资源教室三位一体的个性化教育支持体系。在融合教育学生安置上,学校探索出全日制普通班、全日制特教班、特教班+部分时间资源教室、普通班+部分时间资源教室、特教班+普通班+部分时间资源教室五种多样的安置形式,为学生提供了适合其发展的教育,受到国外知名教育专家、学者的高度赞誉,其融合教育研究成果获得国家教育部和北京市基础教育研究成果奖,现已经成为中国大陆融合教育的龙头校。学校紧紧抓住融合教育的关键点——教师,通过技术、心理、环境、时间、待遇5种支持方式来促进学校融合教师队伍的专业提升与发展。打造了一支理念先进,专业良好的高素质的融合教师队伍。这看似容易,实则不易;看似部分,实则整体;看似教师,实则管理;看似工作,实则理念。
会上,新源西里小学梁松梅校长就学校融合教育的发展成果和促进融合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路与路径;特教教学副校长朱振云就融合教育中孩子遇到的挑战和资源教师团队建设路径;普教教学副校长刘继红就融合教育带来的挑战和融合课堂教学处理向大会做了经验交流。学校的资源教师还就融合教育过程中的体会与感受向大会进行交流。与会的各级领导和兄弟区县的教育同仁还兴致勃勃的参与了学生正在进行的阅读实践活动,参观了学校楼道文化。大家一致对新源西里小学的这种“高接纳、高参与、高快乐、高质量”的融合教育模式给与高度认可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