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教育是学生人生的奠基石
新源西里小学 甄丽波
人生好比是一次航行。面对浩瀚无垠的大海,如果我们想拥有精彩的人生之旅,那就需要精心设计航程。没有规划的人生,就好比漫无目的的航行。只有精心准备的航行才会惬意,也只有科学规划的人生才会更精彩。
通过几年的接触,我认为小学进行生涯规划教育很必要,从小开始生涯规划最有意义的一点,当属职业志向或目标的引导和导向作用,现在的大学生求职难其实与我国中小学职业生涯规划缺失有关。在我国现行教育体系下,学生从小到大,向来注重学业和考试成绩,而整体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都容易被忽视,从而,受教育者没有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如果从小学就开始考虑未来职业问题,让孩子学会有意识地思考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将来愿意从事的职业,提前了解相关职业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并积极参与相关社会职业实践活动,练就相关职业需要的从业能力,从而更好的规划自己的人生。这样无疑也有利于受教育者极早就形成有具体目标和有针对性的学习。
生涯教育着眼于未来,以促进个体的生命发展为根本目的,引导学生树立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挖掘自身潜力,从而循序渐进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解,作为学校,做我一个教育者应该从多方面入手学生进行培养。
课程是实现教学目的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生涯教育课程的介入是指独立地开设生涯教育课程,重点是向学生讲解生涯规划、生涯与人生、职业与社会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念,培养学生进行生涯规划的意识与能力。生涯教育不是一种单纯的知识传授活动,而是基于人类对生命质量追求演进而来的有关人生的探索与实践的活动。因此,在教育过程的设计与安排上,需要尽快开发切实有效的课程以适合学生生涯发展的需要。保证青少年生涯教育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
其次是加强生涯教育的实践环节。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目标,那么,如何完成这个目标?需要掌握什么方法?在兴趣的驱动下,孩子们更愿意学习相关知识,老师教授起来也更得心应手。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通过各种实践去发现问题、总结规律、培养创新精神和独立生存的能力。生涯教育的实践方式主要包括学校主题实践和社会生活实践。学校主题实践是指教师有目的地创设主题教育情境引导学生实践,采取的方法主要有主题班会、讲座、板报、知识竞赛、个别辅导、案例分析等。社会生活实践是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的社会服务、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活动。这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吃苦耐劳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只有在真实的环境中实践,才能真正得到锻炼,才能真正对学生进行生涯教育。
再有就是家校联合。学校作出努力的同时,还要动员家长一起辅助孩子做出生涯计划,而不是要求孩子如何做。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每个人形成基本人生态度和观念的重要场所。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教育方式及家庭氛围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父母要树立对孩子进行生涯教育的意识,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对孩子进行社会交往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人生规划、职业准备等方面的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
人生就像佛罗伊德所说的:“人生就像弈棋,一步失误,全盘皆输,这是令人悲哀之事;而且人生还不如弈棋,不可能再来一局,也不可能悔棋。”这就是说,在人生的道路上,学生不仅要清楚自己现在所处的位置,更重要的是选择下一步所要迈出的方向。这就要求学生要正确认识自己的理想、兴趣和爱好等心理倾向;正确认识自己的性格、能力和发展潜力等心理特征;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势、劣势和自己的与众不同,并客观的评价自己。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正确地进行人生规划,也只有这样,学生在人生的旅途上才不会迷失方向,从而创造出辉煌的人生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