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动态 > 教育研究

校园喜讯

更多>>

深化文明城区建设宣传口号

文明朝阳 共建共享
积极参与志愿服务
共树良好社会风尚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共建文明新朝阳
从我做起 从小事做起
携手共建文明朝阳
践行群众路线
繁荣公共文化
建设文明朝阳
讲诚信 讲美德
争做文明市民
美化城市环境
规范公共秩序
共建美好家园
爱花草 爱树木
空气清新人健康
守交法 不闯灯
文明交通我先行
不乱吐 不乱扔
环境优美好心情
守法规 讲信用
人气旺盛事业兴
你帮我 我帮他
守望相助众人夸
别等环境脏乱才后悔乱扔垃圾
别等出了事故才后悔闯红灯
文明要加 陋习要减
服务要乘 顽症要除
吃喝住穿可以将就
言行举止必须讲究
物质富有虽然可喜
道德高尚更加可贵
教育研究
对来京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的思考.杨新昉
发布时间:2013-11-25 作者: 来源:
  
 对我班来京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问题思考
     新源西里小学教师 杨新昉
 外来务工人员是20世纪80年代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才出现的群体。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加后,他们开始脱离农村和农业,走向城镇,从事类似于产业工人的工作,出现了“农民工”。当只身前往城市打工的农民有了相对固定的收入和住所后,开始将孩子带到身边,从而形成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这样一个特殊群体,引发了长期未能得到有效解决的外来工子女就学难问题。
而从2012年召开的北京市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上了解到,近47.8万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中,70%以上的孩子在北京公办学校就读。北京教育公平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2012年还将继续深入推进教育公平和深化改革。[1]政府对来京务工人员子女的就学及教育都给予了高度重视。那么,作为班主任,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也需要我们来思考。
    工人员子女的现状。从我们班孩子的调查来看,班中31名外来务工人员中有11名女生,20名男生。而且班中孩子只有少数是独生子女,有的孩子家中有4个孩子,通常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之后就去忙着做生意或者工作,根本顾及不上孩子的学习。有的甚至连生活上都照顾不到。比起城里的孩子,生活习惯等有较大的差别。
    一些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走路习惯、文明礼仪、待人接物、自己的物品不会摆放,随便乱扔。作业脏、乱、差。没有良好的坐姿、读写姿势等,这些坏习惯一旦养成,必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
一些孩子由于各种原因,没有接受过学前教育,或者对学习不重视,导致入学后基础差,跟不上学习的进度。甚至产生厌学的心理。
现在的孩子比较爱攀比,对于一些家境不是很好的学生,比起城里的孩子,会产生自卑的心理。出现孤僻、不喜欢和人交谈,疏远他人的现象。或者是没有信心,不敢在大家面前讲话、发言等。不守纪律,出现骂人说脏话、打人、不团结等现象。
经过我一年来的教育教学和与家长的共同交流,班中的一些家长忙于生意,忽视对孩子的关爱。孩子无人照顾,没有人告诉他应该怎样穿衣、怎样吃饭、怎样待人接物、怎样礼貌待人,自然孩子就没有良好的习惯。记得有一名学生的家长,直到期末考试孩子要回老家,需要找班主任办手续,这样我才见到了孩子的家长。而,这个孩子就是班中那个比较孤僻、不合群的那个。他不喜欢参加班里的活动。妈妈忙着上班,爸爸根本就不管他。显然这个孩子也比较早熟。班中其他学生做出来的事情他觉得很幼稚,显得很不屑。心里明明直到该怎么做,却一定要违反。
班中还有的家长过分溺爱孩子。每次谈话,都是“我们家孩子懂事、听话,出现××情况,一定是别人怎样怎样……”却不知道孩子已经拿捏父母的脾气,在家中做个“乖宝宝”,在学校释放压力,什么违反规定,他做什么。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结果家长不相信,宁愿与教师吵起来那也是自己孩子是对的!这样的事虽然没有在我们班里发生,但是也是经常听到过类似的事情。
由于家庭环境或者民俗风情,对学习不在乎。有的地方有重男轻女的风俗,女孩上到一半就会被辍学、被结婚生子,为家中赚钱等。
还有的家庭是“不见男孩”不罢休,就想生个男孩,那么家中的女孩就会被忽视。好不容易生到了男孩,自己也一把年纪,没有经历照顾孩子,所以任由孩子发展。
由于父母要去奔波赚钱养家,可能会租房子,有没有时间收拾,家里一团糟,自然孩子也就习惯了,没有收拾自己物品的习惯。
班中一名学生,家庭条件一般,父母在北京超市工作,母亲整天不着家。父亲则是每天喝酒赌博,没有时间关爱孩子。每天孩子都是自己穿衣、吃饭、从不看动画片,接触到的都是烟、酒、麻将。很多时候父亲因为整宿赌博、喝酒,白天忘记送孩子来上学。或者忘记来接孩子。孩子跟我说他讨厌这样的生活、讨厌父亲。也讨厌和同学接触。我想他不愿意与人交流的原因是因为怕别人知道自己的处境之后嘲笑他,孤立他。这样长久下来对孩子的心理会造成伤害。多数家长交流怎样教育孩子的时候都是“说不听就打”以至于到现在孩子已经打皮了,不怕了。家长也没有办法了。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原因,多数与孩子的家庭教育有关。教育分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缺失,孩子的教育就不完整,所以学校教育的责任就很重。作为班主任我对班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的思考。
每天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进行培养。
进校:自己排队,安静有序,小黄帽、红领巾佩戴整齐。
上楼:慢步轻声,靠右行。
如厕:要做到慢步轻声靠右行、步兵排、不打闹;爱护厕所公物,不用力摇晃厕所门;如厕后进行冲水;洗手后在水池中甩一甩,不拥挤。
课前将下节课的学习用具准备好。
课后将自己的学习用具收拾起来,每节课用完的铅笔、橡皮及时放回铅笔盒,书本整理好放进书包,做到人走桌面干净。
中午就餐要安静,排队打饭有秩序。吃完饭主动将垃圾袋套在垃圾桶上,排队有秩序倒掉就餐的垃圾。等待老师就餐完毕进行小组值日。
课间操、大课间:如没有特殊要求,下课收拾好自己的物品,听见铃声快速站队,看齐。带到指定位置,听体育委员口令,等待上操。
放学后检查自己的桌位是否有脏东西,人离开时,椅子放到桌子下面等。
听见铃声快速回到自己的座位,背诵坐姿小儿歌:腿并拢、脚放平,身坐直,手背后,眼睛看老师,后背离开小书包。
每天小干部会提醒做眼保健操。比如一些简单的提醒:坐直、脚放平、闭眼等。
家长其实是班主任的后备力量。多与家长进行沟通,将本班的行为习惯、常规等要求通过家校平台告知家长,做到家校同一。
提倡家长抽一点时间给孩子,多一些亲子互动的时间。抽一分钟了解孩子。可能有的家长都不知道孩子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
每天对自己的孩子多一些鼓励,少一些责骂。每天一句“你真棒”,“我相信你能行”,比什么都来的实惠。
作为一名新教师,我觉得应该利用好家长的资源,成立家长委员会,通过认真负责的家长,将全班家长组织起来,定期召开家委会,互相交流育儿经验、或者提出问题大家互相解决。家长与学校保持统一了,这样孩子才能将好的习惯保持下去。
    我们学校为了让家长参与到孩子的学习生活中来,特意召开了“亲子运动会”,家长们给了我反馈就是家长和孩子都很开心,家长了解了孩子的生活环境,也增进了亲子关系,有的家长直呼,没有玩过瘾。还希望多举行这样的活动。我觉的学校考虑的非常全面。很难得把所有的家长都聚齐,家长们可以互相交流,也能看到生活中不一样的孩子。增加了对孩子的了解。
    学校还可以举行一些有关“家庭教育”的讲座。这样家长学到了简单的方法,在孩子的教育上不是没有方法,就不会找不到方向。
    以上是我对我们班来京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的一些看法和思考。希望能够对我今后的教育教学有所帮助。
    在习惯上,学生每天早上到校能够自觉将学习用品摆放整齐。美术、音乐用具放在自己的柜子里。
    早晨到校,放好物品后主动拿出书进行早读。声音洪亮。
    课前自己准备或者经过小干部提醒准备好上课的学习用品。听见铃声后能够一边背诵小儿歌,一边按照儿歌要求做好,等待老师上课。
    比起一年级,现在班中学生能够按照值周要求去厕所、打水、打饭。午饭就餐也比较安静。并能够和老师说谢谢,体会老师的辛苦。
同学之间能够互相提醒。比起一年级老师每天在孩子后面捡铅笔,这学期开学,严格要求学生自己摆放自己的学习用品和用具,这学期,学生能够保管好自己的物品,再也没有乱丢铅笔的现象。
    大部分学生能够按照坐姿要求听讲。练习册、练习本干净整洁。不少同学能够做到不懂就问。认真完成练习。
    本学期我对学生上课要求提出来,对学生多鼓励,现在经常能够在课堂上看到学生的笑脸。孩子在课上也能够跟着老师思路走。
    班中2个不自信的孩子,以前不敢在同学面前大声说话,或者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在这学期,经过鼓励,2个孩子互相竞争比赛,能够大声回答问题,大声朗读课文,并且能够在课堂上较为集中注意力,在老师提醒下或者同学帮助下完成课堂任务。
    家长能够主动找班主任,交流教育经验,寻求教育方法。每天询问孩子在校情况。能够做到支持班主任的工作。对孩子多了鼓励,少了棍棒教育。
    我认为孩子在小学的学习应该是快乐的,这个快乐需要老师和家长给予更多的关怀和爱护!莎士比亚说过:不良的习惯会随时阻碍你走向成名、获利和享乐的路上去。巴金也说过: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习惯对于孩子来说很重要,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希望班主任们能够重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
版权所有 2013 北京市朝阳区新源西里小学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新源西里中街17号 邮编:100027
邮箱:xyxl008@163.com 电话:01084482838 01064673035 京ICP备20230068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