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动态 > 教育故事

校园喜讯

更多>>

深化文明城区建设宣传口号

文明朝阳 共建共享
积极参与志愿服务
共树良好社会风尚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共建文明新朝阳
从我做起 从小事做起
携手共建文明朝阳
践行群众路线
繁荣公共文化
建设文明朝阳
讲诚信 讲美德
争做文明市民
美化城市环境
规范公共秩序
共建美好家园
爱花草 爱树木
空气清新人健康
守交法 不闯灯
文明交通我先行
不乱吐 不乱扔
环境优美好心情
守法规 讲信用
人气旺盛事业兴
你帮我 我帮他
守望相助众人夸
别等环境脏乱才后悔乱扔垃圾
别等出了事故才后悔闯红灯
文明要加 陋习要减
服务要乘 顽症要除
吃喝住穿可以将就
言行举止必须讲究
物质富有虽然可喜
道德高尚更加可贵
教育故事
教育之后的我和他 甄丽波
发布时间:2013-02-19 作者: 来源:
  
教育之后的我和他      教师  甄丽波 背景: 
我班的崔某懒的出了名,作业总拖拖拉拉、偷工减料,每次别人的作业都交了,总差他的没交上 
来,非要老师一个劲地催着,盯着他做作业才能完成。劳动时就想方设法偷懒,不愿动弹。老师拿他 
没办法,批评、教育全没用,急得老师忍不住直皱眉头:他还能变勤快吗? 经过了解知道崔某的父母 
关系不是很好,崔某就这样成了一个“无依无靠”的孩子。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我想孩子是由于长期 
的家庭影响使他养成了这一不良的习惯。孩子其实是好孩子他能够改正他的不良习惯的。 
主题:教育之后的我和他 
细节: 
记得那是周一的早晨,我很早来到学校。在进校门时我看到崔某走进了教学楼。他怎么这么早就 
来了?我悄悄地走进教室了一看,他正趴在桌子上抄写作业。我一肚子的火骤然升起,正要发脾气, 
却看到他缩着脖子,一副紧张的样子。于是我压了压火,走开了。在回办公室的路上,我一直在思索 
,如何有效的处理这件事:是在全班上公开处理、大肆批评?是单独找他谈心、私下里解决?是叫来 
家长双方沟通、共同解决?种种处理的方式在我的头脑中闪现,同时种种处理方式的结果,我也在不 
断预料。想起他紧张的神情,我把所有的想法都推翻了,决定另辟蹊径——晾一晾。 
所谓“晾一晾”,就是遇是冷处理。不公开,不叫家长,也不主动叫他,放一放再说。就这样, 
我像平常一样上课,轻松自如,只不过是课堂上的他似乎紧张了许多。就这样,一下午的课结束了, 
我没有叫他,他随着放学的陆队回家了。 
结果: 
第二天,他的作业按时交上来了,不但完成的质量不错,更值得高兴的是,字写得比以前更工整 
了许多。在作业的结尾出,还有一小行话:甄老师,对不起,我保证以后决不会在出现这样的事。你 
相信我么?另外还画了一张带着紧张表情的小脸。 
看后,我思忖片刻,画下了一张灿烂的笑脸。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找他和他的家长也长谈了几次 
,崔某到现在已经能够按时完成作业了,看到他现在有这样的表现,我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1、 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怀和爱护。老师主动和他亲近,和他做朋友,“亲其师,信其道”。经常在课 
间找他谈话,帮助学生认清惰性的危害。惰性不但给家长增加负担,给周围的人带来问题,同时也削 
弱自己的斗志。 
2、 让学生体验集体的温暖。动员孩子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让他在集体活动中接受教育,感受集体温 
暖。在学校情境中规定学生劳动的时间,养成整理环境的习惯。决不迁就学生对劳动的消极抵抗,不 
把劳动作为惩罚,否则会使孩子对劳动产生厌恶的情绪。 
3、努力改变家长的教育方法。了解该生的情况后,与孩子的家长分别进行多次交谈,交换看法。让其 
家长改变不闻不问的教育态度,并能多花精力培养孩子。教师、家长都积极地让学生学习、劳动,鼓 
励学生动手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通过以上几方面的努力,该生已经有些进步,自信心有所提高,也能接受老师和同学的劝告,完 
成作业也变得积极、主动了,期望他有更大进步。 
评析: 
上面这个案例,给了我很大的反思。我不得不承认,我在很多次处理学生的问题时,总是火气很 
大,甚至觉得嗓门不大就很不过瘾,就起不到教育的作用,总是觉得只有这样的批评教育,才能使学 
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才能督促学生改掉自己的坏毛病,才能使学生引以为戒,过而改之。其实,效 
果远远不在我的预料之中,甚至是截然相反。学生的抵触情绪很大,尤其是一些比较有个性的学生, 
对老师的严厉批评,根本就不放在眼里,所以就根本达不到教育的效果。而通过上面的案例介绍,我 
们不难看出,在我们教师在辅导学生的过程中遇到一些突发的事件,不要一下子火气就上来了,要采 
取一下冷处理,放一放,让当事人——学生和我们教师都冷静一下,仔细地分析一下事情的经过,回 
放一下事情的来龙去脉,摆一摆各自的关系,设想一下各种处理办法的结果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也 
许这样,我们的辅导效果会更好一些!
版权所有 2013 北京市朝阳区新源西里小学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新源西里中街17号 邮编:100027
邮箱:xyxl008@163.com 电话:01084482838 01064673035 京ICP备20230068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