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教学成绩
1、2011、8在北京市培智体育教研组研究活动中,所做的体育课《双脚跳》获得好评。 颁奖单位: 北京市特殊教育中心
2、指导郭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柔道比赛中获女子柔道57kg——63kg第一名的成绩
3、指导王建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柔道比赛中获男子柔道73kg——81kg第一名的成绩
二、荣誉称号
1、2009、4中华全国总工会决定授予:曹晶同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颁奖单位:中华全国总工会
2、2009、4授予曹晶同志首都劳动奖章 颁奖单位:北京市总工会
3、2012、9荣获“朝阳区人民教师奖” 颁奖单位: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
4、2010、1被评为2009年朝阳区教育系统优秀青年教师
颁奖单位:朝阳区教育委员会
三、教科研
1、2012、6在朝阳区“十二五”立项课题《普通小学为随班就读学生提供个性化教育支持方式的研究》展示活动中做研讨课
颁奖单位:朝阳区教研中心教科所
2、2010、9担任北京市特殊教育中心“智障体育教研组”教研员,聘期二年
颁奖单位:北京市特殊教育中心 --------------------------------------------------------------------- 爱心铸梦想 信念谱辉煌
——记北京市朝阳区新源西里小学曹晶 曹晶,女,小教高级教师,现任朝阳区新源西里小学体育教师。
在2007年第十二届上海世界夏季特殊奥运会上,她率领自己的五名运动员经过努力拼搏,在柔道项目上一举夺得三枚金牌、一枚铜牌和一个第四名的优异成绩,本人同时被评为本届“特奥优秀柔道教练员”。同年荣获首都“十大教育人物”、朝阳区教育系统“年度人物”、感动朝阳“十大新闻人物”;2008年荣获朝阳区“三八”红旗奖章称号、朝阳区“五一”劳动奖章称号、北京市师德标兵、2008年9月被评为第十三届残奥会火炬手。
一、爱心铸梦想,赛场扬威,为国争光
2007年5月,曹晶老师和她的五名运动员入选国家特奥柔道集训队,代表中国参加上海世界特奥会。2007年10月,上海迎来了第十二届世界夏季特殊奥运会,来自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万多名特奥运动员、2万多名运动员家长和来宾以及1千多名的中外媒体记者参与特奥会,这是我国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前举办的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国际体育赛事。
曹晶老师怀着坚定信念带领她的队员踏上了世界特奥会的国际赛场,为了掌握外国选手的技术水平,曹晶老师经常独自一个人来到训练场上观察外国选手训练,仔细揣摩对方的技术特点,为自己队员制定出比赛战术。赛场上,在曹晶老师的正确指挥下,队员们一举夺得本届世界特奥会柔道比赛的三枚金牌、一枚铜牌、一个第四名的佳绩。由于贡献突出,曹晶老师被评为“特奥优秀柔道教练员”,成为国人心目中的一名英雄。
二、发挥自身专长,热情挥洒教坛
曹晶老师曾经获得华北区“柔道锦标赛”的冠军,但她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当一名小学体育教师,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为中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曹晶老师参加了全国特奥柔道教练员培训班后,开始在校内组建柔道队,这是北京唯一的一支特奥柔道队。万事开头难,学校训练条件的艰苦是难以想象的,一间简陋的训练室,没有采暖设备,没有柔道垫子和训练服,曹晶老师就用体操垫子代替柔道垫子,把自己的道服拿出来让学生训练。冬天的寒冷就不用说了,尤其是夏季训练室内的温度高达四十多度,而他们一练就是好几个小时,挥汗如雨,厚厚的道服一会儿就能拧出水来,一天下来,衣服是湿了又干,干了又湿。由于面对的是智障学生,刚开始学习时即便是一个简单的动作,曹晶老师都要讲解无数次,嗓子因说话过多变得沙哑了,但她还是不厌其烦的进行讲解,又结合队员的实际情况在地上画“步位图”(粉笔在地上画上标记),告诉队员把脚放在粉笔印上,步法才准确。训练中,曹晶老师和队员们一起摸爬滚打,无数次地把自己当成学生的“练习靶子”,让学生在反复的摔打中体会动作,衣服一次次被学生抓破,身体青一块紫一块更是家常便饭。她说:“为这些身心有缺陷的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是自己最大的心愿。”
柔道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运动,对选手的反应和应变能力要求很高,对于一个正常的孩子来说要学习这项运动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何况这些有着先天缺陷的孩子。由于特奥运动员的理解能力、模仿能力、沟通能力有一定的障碍,为了使学生学起来容易掌握的快,曹晶老师把专业术语改成通俗易懂的语言,配上技术动作插图打印出来贴在墙上,让学生容易理解所学的技术动作,并在每次训练前都带领学生念出所学的技术,加深对学生对动作的理解,然后再带领学生进行学习,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理解动作更快了,学起来更容易了,掌握技术掌握技术更扎实了。在“实战”课上,终于看到了队员们像一只只充满斗志的“小老虎”, 逐渐地表现出专业柔道运动员的素质,曹晶老师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在日常工作中曹晶老师积极把特奥柔道项目引入到课堂教学, 2008年暑假她带领学校特教柔道队学生,参加了由北京市残联组织的夏令营活动,在特奥运动训练中她的学生与东亚区特奥运动技术总监张群满先生切磋技艺得到了高度的赞扬;2008年9月我校柔道队被北京市残联邀请参加“两岸五地”论坛活动的展示活动,受到何鲁丽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对学校开展特奥项目给了很高的评价。由于曹晶老师对残疾事业的突出贡献,2008年9月她被光荣的选为第十三届残奥会火炬手,她以此为动力,将平等、参与、共荣、超越的奥运精神融入到教学和训练中,继续她的教育追求。
三、坚定信念,用爱唤起生命的春天
特殊教育需要教师具有极大的奉献和牺牲精神,她在体育教学中注重从康复角度出发,并对康复方法进行积累,自编了学校《运动疗法康复教材》,同时还设计开发了相应的康复用具等。康复训练是需要持久的,不可能通过短时间的康复训练身体状况得到改善或恢复。曹晶老师利用业余时间走进学生家长,进行家庭康复训练指导。在学校2005年开始的“康复训练进社区”活动中,曹晶老师为左家庄街道的2名特殊儿童提供个别训练,学生的父母看到孩子可喜的进步绽开了欣慰的笑容。张赵山的家长深有感触地说:“孩子变了,懂事了,也坚强了”。一封封感情真挚的感谢信、一面面饱含深情的锦旗,是对曹晶老师勤恳付出的最好回报。
曹晶老师用辛勤的汗水,浸润浇洒那一颗颗娇嫩的小苗,用爱的力量,确保了他们享有高水平的教育文化成果。她热爱学生胜过爱自己的孩子。她总是说:“我的学生缺失的太多了,我要用我的爱来尽可能多的滋润他们,让她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她用自己的爱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多彩而富有意义的人生。